古有赤虺河(“赤”者,“流卷泥沙,每遭雨涨,水色浑赤,河以之名也”:由于两岸多为紫色砂页岩及其风化物发育的紫色土,致使河水在洪水期呈土红色;“虺”指毒蛇,音huī,浑赤的河水中处处有毒蛇出没)、安乐水、大涉水等名称,汇聚于云、贵、川三省接壤地区。赤水河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场坝镇豆戛寨山箐,上游称鱼洞河,东流至川、滇、黔三省交界处的梯子岩,水量增大,经贵州省毕节市的七星关区、金沙县与四川省叙永县、古蔺县边界,进入仁怀市、习水县、赤水市,至四川省合江县入长江。
赤水河全长523千米,流域面积2万余平方公里,地势东、南、西三面高,北部低,大部分为山区,局部为丘陵和冲积盆地。赤水河四分之三流域在大山中,是长江上游唯一没有修建干流大坝并保持自然流态的一级支流(主要支流有二道河、桐梓河、习水河等),其水质极佳,是酿造酱酒的宝贵而重要资源。
“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赤水河,作为华夏大地酱香型白酒的“母亲河”,见证了数百年酱酒产业的发祥、兴起和繁荣。深受赤水河水滋润的贵州仁怀茅台镇(该镇因是历代濮人祭祖的圣地,土台长满茅草,人们习称茅台),秦汉时期就是远近闻名的酒乡,据汉文献载,公元前135年西汉年间赤水河就酿造出令汉武帝“甘美之”的赤水枸酱酒。《遵义府志》称:“枸酱,酒之始也。”据推测,枸酱可能是一种添加了水果的发酵原滋酒。
“酒冠黔人国,盐登赤虺河”。明万历年间,就有了蒸馏酒的生产,由于充分吸收传统酿酒经验,不仅茅台镇的茅台烧(茅台春)名冠贵州,制作技艺上也是风格独具。
据《续遵义府志》载:“茅台酒、前志:出仁怀县西茅台村,黔省称第一,《近泉居杂录》制法,纯用高粱作沙,蒸熟和小麦面三分,纳酿地窖中,经月而出,蒸烤之,即烤而复酿,必经数回然后成。初日生沙,三四轮日燧沙,六七轮日大回沙,以此概日小回沙,终乃得酒可饮,品之醇气之香,乃百经自俱,非假曲与香料而成,造法不易,他处难以仿制,故独以茅台称也.……”。由此看出,茅台酒的独特工艺在这一段时期也大体定型,它以独有的酱香跻身于中国名酒之林。
赤水河在仁怀县境河段习称茅台河,河水两岸曾有以盛产驰名中外被誉为“国酒”的贵州茅台酒厂的大小数千家酿酒厂。近年来,随着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不断推进,经过关停并转,目前仁怀以及茅台镇境内尚有茅台、国台、钓鱼台、肆拾玖坊(三台一坊)等千余家酱香酒企。
由于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的传奇历史,且赤水河流域内盛产酱香美酒,当代有“英雄河”、“美酒河”之美誉。自带红色基因、文化特质与社交属性的茅台酒,因其“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醇厚丰满、回味悠长”的独特魅力,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和追捧。
茅台酒,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其荣誉由成义和荣和烧房共享。1951年11月,仁怀县政府购买成义烧房,成立贵州省专卖事业公司仁怀茅台酒厂。1952年荣和烧房、恒兴烧房也先后并入国营茅台酒厂,年产酒75吨。1977年年产763吨,1978年年产1068吨,结束连续16年的亏损局面。1980年产量1152吨,到1985年增至1265吨。
20世纪七十年代,为满足市场需求,茅台酒陆续在全国各地开始复刻生产。1975年,有关部门曾在贵州遵义建了一个酒厂(贵州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厂),采用与茅台相近的原辅料,完全按照茅台酒生产设施和工艺流程,试图生产“茅台酒,结果产出的酒与茅台酒仍有差距,只能称其为”珍酒“(经过十年试验,1985年专家组鉴定)。后来,相关专家觉得:”离开了茅台镇,就生产不出茅台酒“。
尽管如此,国内许多地方酒厂依旧对茅台酒的酱香型酿酒工艺趋之若鹜,先后诞生了不少酱酒品牌(多为兼香型,即使是酱香型,品质也有别于茅台酒),如郎酒(四川古蔺二郎镇。茅台镇技师、茅台酒工艺,1907年创制)、丹泉(广西河池)、武陵(湖南常德。1972年研制)、云门(山东青州。始于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代初期,”江北茅台“)、华都(北京。1976年开始研制,5年后成,北方小茅台)、白云边(湖北松滋。1974年创制,浓酱清兼香型白酒,湖北茅台)北大仓(黑龙江。1958年试制成功,”北国茅台“)等。
承接前叙,八十年代中期,安徽本地也在学习茅台酒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徽派酱香典范、皖地首款酱酒:金台酒。详细情况,容我慢慢道来。
金寨县梅山酒厂原为县办国营企业,始建于1957年。厂区占地五十余亩,拥有200多名员工。厂里有多条生产线,以酿制粮食白酒为主,兼有香槟酒、野生猕猴桃酒及其他野生植物酒等多个品种。
1986年,金寨县委做出重大决策,充分的利用县域山大、林密、水清澈和水中富含多种有益矿物质的自然资源优势,引进茅台生产的基本工艺,研制高端名酒,打造梅山酒厂的招牌产品。时任县委书记何宗新亲自挂帅,带领包括梅山酒厂吕绍升厂长在内的有关人员南下贵州,到茅台酒厂拜师学艺。
金寨人的真诚打动了茅台人,茅台酒厂鼎力支持,慷慨相助,不仅无私提供了传统酿酒工艺,而且由茅台酒厂委派两名高级工程师担任技术顾问,并派出酒厂当家技师张作云等2人远赴金寨驻厂指导监督。
1987年,第一锅酱香型仿茅台酒成功出炉,茅台酒厂总工程师季克良亲自命名为“金台酒”,并命笔赞许:“酱香显著,酒体较醇厚、丰满,醇和味甜,回味较长,空杯留香纯正,大曲酱香风格典型。”
与茅台酒“低而不淡,香而不艳”的口感相比,金台酒似乎更为浓郁,更为清纯,更为芬芳。尽管金台酒品质优异,但由于当时消费能力有限、市场营销力度不够等因素,相当一段时间里,金台酒”曲高和寡“、销量不畅,积压严重,“藏在深闺人未识”。
1996年,金寨县政府将梅山酒厂作为企业改制试点,退公进私,租赁给恒大酿酒总厂,连续生产了八年的金台酒黯然停产。此间,由于国内经济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人们精神境界和生活追求呈现新的飞跃,而库存的金台酒也受到众人的认可与喜爱。社会名流和个私老板以拥有金台酒而倍感自豪,”收藏要金台,宴请用金台“,有些人士甚至公开要求非金台不饮。一时间,“洛阳纸贵”、金台难求,一瓶500ml的金台酒价格竟超过了3000块钱,这还得托门路找关系方可谋得。
“金台热”的现象,不仅说明金台酒口感独特、品质超群,更反映了业内人士和情有独”盅“者对于酒文化的热爱和追求。金台酒承载了当年政府的心血,融合了贵州同胞的情谊,饱含了当年酒厂人的汗水,是一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金台酒如果从餐桌上消失,是金寨人对物质、精神财富的漠视,逢盛世、勇担当的金寨人理应做金台酿酒工艺的传承人。
2005年春天,梅山酒厂成功重组,原梅山酒厂厂长吕绍升先生被众人推举重新出山。花甲之年的他组织有关人员南下贵州,专访季老,再续当年一段情。鹤发童颜的季老在筹办“中国(贵州)国际酒博会”的百忙中,于晚间亲临吕厂长下榻的宾馆,慰勉有加,强调开发生产营养型的酱香型白酒方向对头,代表了现代社会健康、营养、保健的消费理念。他接受了继续担任技术顾问的请求,承诺方便时间亲临金寨。为了生产需要,梅山酒厂还聘请了茅台酒师刘金寿先生驻厂指导监督。
“延续历史开创未来,酿造美酒发展金台。”梅山酒厂选择地处深山沟、周边人烟相对稀少的原梅山香料厂进行整修,作为酒厂的酿造车间,为确保金台酒的最佳品质,又从茅台酒厂引进大曲母种、陈酿酒糟,购进优质小麦和贵州糯高粱。2005年12月20日,经过首次蒸馏的酿酒原料拌曲入窖,开始小规模酿造生产。2013年春节刚过,锅炉又再次升火,机器轰鸣,又一轮次的金台酒出窖了。经专家鉴定:本轮次金台酒富含氨基酸、维生素等身体有好处元素数十种,不含甲醇等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经窖藏三五年后出厂。
金台酒传承茅台酒厂传统生产的基本工艺,采用优质红樱子糯高粱和小麦为原料,高温制曲,石窖发酵,精心酿造,长期洞藏而成的原浆酱香型大曲酒。目前自建酿造车间1900平方米,发酵池10个,年产量500吨(数据来源于梅山酒厂官网)。
金台酒是徽派酱香白酒的标杆。曾先后荣获省级优秀新产品证书、省科技进步奖、中国食品博览会银质奖、安徽省人民政府表彰证书、长江三角洲地区名优食品等诸多荣誉。贵州有“茅台”、安徽有“金台”,是对安徽金台酒品质的赞许,也是安徽情有独”盅“者的骄傲,它是绿色之饮、礼品至尊,海吃会有理由相信它的明天会慢慢的好。
附记:近日负伤,在家静养;右手不便,左手敲字;如有谬误,敬请指正(相关图片及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特此鸣谢)。
。下一篇:白酒:背后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