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头连续两次提前下调专栏里面白酒股估值以后,当前股价的走势大致和我的判断一致,
我个人的判断是,这个趋势一时半会结束不了,因为白酒没有保质期这个独特的特性,导致了出清过程远远慢于其他行业。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疫情期间消费阻断了,依然不能阻止白酒公司快速地增长的内在原因,非即时消费的产品被赋予了太多的金融属性之后,上涨和下跌的周期会被人为拉长。
先从白酒文化这事说起,我们谈论白酒,经常听到的是动辄几千年的白酒文化,其实这里面有一个误解,稍微读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古代的酒文化,大多数说的是黄酒,和白酒关系不大。
白居易、李白、杜甫和武松,无论是文化人还是习武之人,他们喝的,大多数都是黄酒。
我们现在的白酒分类,如果去了解其历史背景的话,也就新中国建立以后这几十年的事情。
新中国建立之初,因为国家粮食短缺,用细粮酿酒太费粮食了,所以才有了在当时轻工业部的推动下,大力推广蒸馏白酒,以降低粮食消耗。
蒸馏白酒的优点是,出酒率高,度数高,对粮食种类不挑剔,大部分粗粮都可拿来酿白酒,土豆玉米高粱红薯啥的,都可拿来酿酒。
并且,为了使酿酒使用的粮食多样化,在轻工业部的主持下,通过名酒评选,还专门为这些白酒分了各种各样的香型。
宝鸡的西凤酒被称为凤香型白酒的代表,遵义的茅台酒被称为酱香酒的代表,泸州的老窖酒被称为酱香酒的代表,当然后来还有桂林的三花酒是米香的代表,以及后来又有芝麻香、董香、馥郁香和其他兼香的类型。
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和品牌营销的双重作用下,这些白酒企业中,最先参选的几家酿酒公司,慢慢开始形成气候。
其中,最先起来的是陕西的西凤酒,整个60-70十年代,西凤酒红遍大江南北。
其次是汾酒,在80-90年代,汾酒占到了中国高端酒供应的半壁江山,并把持了大部分出口份额。
茅台从崛起到奠定当前的江湖地位,也就仅仅是这10多年的时间,前面几十年,大致就是各领风骚20年了。
在中国的几届名酒评选中,都是有茅台存在的,第一届没有五粮液,第二届五粮液替代了西凤酒,含金量最高的前两届,基本上也是当前市值最高的几家公司。
除了西凤酒掉队了之外,茅台,五粮液和泸州老窖加上山西汾酒依然是第一二届名酒的选手,这可能是所谓的白酒护城河。
白酒具体的发展历史是这样的,在上世纪70-90年代,中国高端白酒绝大多数都是汾酒一家独大,限制其销量的是产能,出口份额更是占到了高端白酒的一大半。
90年代以后,五粮液通过内部改革,依靠营销后来居上,一举超过汾酒和茅台,成为90年代的老大,但是五粮液混乱的营销体系和中低端产品的代工以及假货问题,在新世纪到来之后,产生了反噬效果。
2000之后,茅台依靠所谓国酒营销,再加上季克良董事长连续多年对品质的坚持,逐渐反超五粮液,并在2010年之后,逐渐坐稳了老大的位置。
看完这一些内容,如果你对白酒股票感兴趣,那么下面这样一些问题,试要求我们重新思考的。
① 茅台不是一直都是老大,白酒发展的历史是交替上位的历史,未来会如何演变,头部白酒公司的江湖地位还会转换吗?
② 茅台的成长是在品质、稀缺性(故事)、金融属性、以及服从性测试文化等综合因素作用下的结果,这一些要素未来是否会有变化的地方,如果其中一两个因子改变了,对茅台影响有多大?当然,分析其他白酒公司亦是如此。
③ 泸州老窖作为浓香鼻祖,在五粮液销量超过泸州老窖之后,很多酒企把浓香工艺从学习泸州老窖的单粮工艺转向五粮液的多粮工艺。那么我们应该思考,口味偏好是一成不变的吗?还是喜好会受到营销的影响,这个影响会有多大?
④ 搞清楚三面三条,再思考白酒所谓的护城河的问题,很多想当然的结论,现在还成立吗?
以上为菜头的个人思考和总结,不构成任何操作使用建议,请结合自己的真实的情况,获取属于你自个儿的那份成长和认知。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泸州老窖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五 粮 液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贵州茅台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