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白酒
点击数:82
发布时间:2025-08-04
长久以来,山东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豪爽形象深入人心,东北人“能喝敢拼”的酒桌文化也广为人知。但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四川正以惊人的饮酒实力颠覆传统认知,以人均每月饮酒5.8两、全国最高酒精摄入量稳居榜首,成为当之无愧的“酒中霸主”。
首先,四川酒企“六朵金花”中的三朵——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都位列“中国十大名酒”之中,另外三朵——郎酒、舍得酒业和水井坊在全国也家喻户晓,白酒集群效应显著。
其次,四川位于中国白酒的金三角地带,以最佳酿酒纬度带的长江、岷江、赤水河流域为核心区域,处于世界上公认的最佳酿酒区域北纬28度,为白酒的酿造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2024年,中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总产量414.5万千升。其中,四川白酒产量136.7万吨,占全国比重33%,位居榜首。也就是说,全国每三瓶白酒就有一瓶是四川酿造的。
最后,四川白酒市场整体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市场规模约为500亿元,在全国排名靠前。
然而,当前白酒行业面临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压力,包括四川在内的全国白酒市场都已进入存量时代。
2025年,白酒行业量价齐跌。其中一季度白酒产量103.2 万千升,同比下降7.2%,行业或迎连续第九年产量下滑。同时,调研显示,今年上半年,50.9%的企业营业额下滑,59.7%的酒企盈利减少。
这还在于白酒行业正处于‘政策调整、消费结构转型、存量竞争’三期叠加的深度调整期。尤其是消费代际更迭,引发一场适应性危机——年轻花了钱的人白酒的接受度普遍较低,传统高度白酒的辛辣口感与年轻人追求的“微醺”“清爽”体验形成冲突。
虽然年轻人对高度白酒不买账,但并不意味排斥酒饮,反而存在广阔的增量市场。前瞻产业研究院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年轻人群基数庞大,潜在年轻酒饮人群高达4.9亿。如果按照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227元的标准估算,这一群体能够带动11.29万亿元的消费量,单撬动的酒饮市场规模高达4000亿元。
于是,为了取悦年轻人,低度化、果味化、利口化的新酒饮产品层出不穷。而在这个崛起的新赛道中,有一个品类成为了一匹奔腾而出的黑马——低度米酒。
低度米酒凭借低酒精度、富含氨基酸、益生菌等营养成分,以及温和适口的特点,成功摆脱传统酒桌文化束缚,赢得年轻花钱的那群人的青睐。市场多个方面数据显示,76.7%的年轻人偏好15度及以下的低度酒,其中30岁以下消费者已占据40%的市场占有率,成为核心消费力量。
尤其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随着女性健康意识的提升,米酒正成为女性消费者重要的微醺饮品选择,其多元化的饮用场景(如佐餐、调饮、独酌)进一步拓宽了市场空间,推动行业向健康化、年轻化、品质化方向发展。
2024年,我国米酒市场规模达330亿元,占酒类市场4.1%的份额。随着年轻花钱的那群人扩大和产品创新加速,预计2025年规模将突破350亿元。
市场上充斥勾兑酒精、香精色素的“科技米酒”,以低价吸引消费的人,标签虚假标注原料及酒精度,冒充纯粮酿造。不仅如此,传统工艺被简化,蒸馏环节不掐头去尾,导致甲醇、杂醇油超标,长时间喝易引发健康隐患。
面对行业乱象,食味的初相的手工桂花酒酿以“古法新绎”重构米酒赛道,凭借三大核心优势突围:
严选北纬45°黄金产区,只采用黑龙江五常核心产区圆粒糯米,确保粒粒饱满、晶莹如玉。这种糯米支链淀粉含量高,赋予酒酿天然绵柔的甜润感与醇厚扎实的米香基底,没有勾兑,用料十足。
酒曲是米酒风味与活性的灵魂,坚持使用天然辣蓼草等草本植物自制传统酒曲,30度恒温发酵,不仅最大程度保留了米的本真香气与活性营养成分,也避免了杂醇油等不良物质的产生,保证了饮用的纯净与健康。
酒酿中蕴含丰富的活性酞类物质(如多肽)以及维生素A、C、D、E、K等多种微量元素,满足了当下花了钱的人“喝得舒服、喝得健康”的双重追求。
精选五常糯米经古法慢发酵,糖分转化恰到好处,呈现出清雅柔和的自然甘甜。入口是温润如玉的醇厚米浆感,包裹着丝丝缕缕的天然桂花幽香。整体口感顺滑细腻、层次丰富、回味悠长,实际做到“不甜不腻、清风风味”。
米酒作为低度酒赛道中极具文化与情怀的一大酒饮品类,不仅承载着中国五千年文化,更在世界酒品类占据一席之地。世代相传的酿酒古老技艺通过迭代更新,与新消费相结合,正成为新酒饮赛道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