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红酒
点击数:67
发布时间:2025-07-16
当前白酒行业整体进入深度调整期,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5 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显示,行业利润呈现明显分化态势 。头部企业凭借强大品牌壁垒,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虽面临一定挑战,但仍能保持盈利增长。例如,2025 年一季度白酒上市公司营收 1534.2 亿元( + 1.7%),净利润 649.1 亿元( + 2.3%),其中 CR6 企业营收占比 87.6%(1344.7 亿元) 。这一些企业的代理商,若能紧跟厂家策略,借助品牌优势,在某些产品线上仍可获得稳定利润。然而,众多中小酒企则陷入 “量价齐跌 + 费用上升” 的双重挤压困境,生存空间持续收窄,其代理商利润状况更是不容乐观。销售额在 100 亿元以下的酒企,面临激烈的存量竞争,甚至要应对 T9 品牌向下拓展市场带来的缩量竞争挑战。受调研的 100 家白酒生产企业中,全年营业额 10 亿元以下的企业,白酒产量、销售量、销售额等经营情况普遍下降,与之合作的代理商利润自然难以保障。
在高端价格带,800 - 1500 元区间价格倒挂现象最为严重。飞天茅台散瓶报价跌破 2000 元大关,五粮液 “普五” 价格也长期倒挂,电子商务平台单瓶售价已跌穿 800 元 。这种价格倒挂导致经销商销售一瓶可能亏损几十元甚至上百元,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在次高端的 500 - 800 元价格带,同样成为价格战 “重灾区”,竞争非常激烈使得利润微薄。而在中低端价格带,虽然单个产品利润不高,但由于大众消费市场相对来说比较稳定,部分具有渠道优势和成本控制能力的代理商,通过薄利多销,仍能维持一定利润水准。例如一些地方中小品牌,通过深耕本地市场,针对乡镇宴席、日常消费等场景精准营销,实现了产品的稳定销售和利润积累。
代理商在选择代理品牌和产品时,应进行深入市场调查与研究。一方面,关注品牌发展的潜在能力,除了传统知名品牌,可挖掘一些具有独特工艺、文化内涵且处于上升期的新兴品牌。如部分小众酱酒品牌,凭借优质酒体和创新营销,逐渐在市场中崭露头角,此时介入代理,有望在品牌成长过程中获取丰厚利润。另一方面,结合市场需求和自身渠道优势,挑选合适价格带产品。若拥有广泛的大众消费渠道,可侧重于大众价格带产品;若在商务宴请、礼品市场有资源,则可布局中高端产品。同时,关注产品的差异化特点,如独特包装、风味等,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渠道拓展方面,除了传统的烟酒专卖店、商超等渠道,要积极开拓新兴渠道。利用电商直播、社群团购、即时零售等新模式,触达更多消费者。例如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直播卖酒,或者在小区业主群开展团购活动,打破地域限制,扩大销售范围。在营销模式上,注重消费者体验,开展线下品鉴会、酒文化讲座等活动,增强花了钱的人产品的认知和认同感。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偏好,进行精准营销,提高营销效果和投入产出比。
成本控制对于提升利润至关重要。在采购环节,与厂家争取更有利的拿货价格和付款条件,通过批量采购、长期合作等方式减少相关成本。在运营过程中,合理控制库存水平,避免库存积压占用过多资金。优化物流配送,降低运输成本。同时,加强人员管理,提升员工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通过精细化运营管理,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将成本优势转化为利润增长动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